玩钱玩出经济危机自己印钱欠下600万从此变了

金和银,还有铜和铅,涓涓细流汇集一处,注入地球的空腹。待其冷却之时,人看到土壤里一抹闪耀的光彩,吸引到这些亮闪闪的光滑金属矿块跟前。他们将其从地面起出,看到它们还保留着当初埋在地下被压的形状。等回到家,他们想到,可以这样塑造矿块:把它们烧到熔化,注入任何模具。

18世纪,越来越多的穷人从乡村搬到城镇,不再为半封建的雇主卖命,而是凭借劳力换取工资过活。为此,工商业雇主碰到了一个全新的问题——硬币短缺。

富人可以使用金币(叫作基尼),但是银币(先令)和铜币(便士、半便士)太少。在中国,银币能换回比英国更多的黄金,所以,人们往往把它们熔化了运往东方,同时,皇家造币厂还顽固地不答应铸造更多钱币。

现存的银制先令质量不断恶化,而英国央行当时不发行5英镑以下面值的纸钞。伯明翰的企业家,发不出银币工资,铜币也太少,于是就开始使用仿币,要知道穷街陋巷里非法的货源多得是。

一个来自伯明翰的商人马修·博尔顿(Matthew Boulton),在苏豪(Soho)有着巨大的作坊,他请求国会授权给他,制造新的银币来解决问题,可皇家造币厂一方面觊觎其垄断地位,另一方面也自视甚高,认为自己足以解决此事,拒绝了博尔顿。

威尔士的另一名商人托马斯·威廉斯(homas Williams),想出了更好的注意。他想到,边缘铸有字母的硬币很难造假,于是有意说服皇家造币厂采用新设计。对方没有反应。

于是,1787年,他开始在安格尔西岛上自己的帕瑞矿山生产铜币。他并不仿造便士,他生产的硬币是“代币”,可以跟便士进行交换,这是合法的。这些铜代币叫作“德鲁伊”。设计精美、铸造讲究,一侧铭有蒙头蓄须的德鲁伊浅浮雕,周围环绕着橡树叶,另一面铭着“PMC”3个字母(也即帕瑞矿业公司“Parys Mine Company”的缩写),边缘还刻有一行日后具有传奇色彩的字:“兑付一便士”。这种硬币尤其难以伪造的地方是,外沿凸起的一圈写着一句话:“可在伦敦、利物浦或安格尔西按需制作”。

斯塔福德郡铁匠约翰·威尔金森(John Wilkinson)的生意越做越大,就请威廉斯代为铸币,以便给员工付工资。这些硬币因为是在新威利的威尔金森铁厂使用,所以被称为“威利币”。但威尔金森的代币仅为威廉斯代币的一半重,工人们很快发现,商人只肯把这些硬币当成半个便士使用。

其他企业家竞相效仿。不久(与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恰恰相反),代币赶跑了伪币,成了一种合法的货币,比主权货币还受欢迎,甚至能在遥远的伦敦流通。

1794年,64名商人首次发行硬币。1797年,600多吨代币进入流通领域。私人铸币行为解决了零钱短缺的问题。

杰出史学家乔治·塞尔津(George Selgin)为这段有趣的历史时期专门写了一本书,名叫《良币》(Good Money)。在书中,他指出,伯明翰的商人实际上把便士私有化了。他们的硬币较之皇家造币厂的竞争对手有了巨大的进步。

新的硬币短短几年间就设计出来了,和皇家造币厂出品的硬币不同,它们没有专门防止欺诈的法律保护。铸币商人没有垄断特权保护,不光要实现成本效益,还要吸引最优秀的雕刻师傅和铸造工人,好把自己的硬币设计得难于仿造。“这种担忧,”塞尔津说,“对皇家造币厂旧塔楼乱糟糟院子里的居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。”

皇家造币厂不光拒绝制造足够的硬币满足新兴工业经济,还拒绝采用现代方法。塞尔津指出:“再也没有更好的例子能说明他们的顽固了:半个多世纪以来,造币厂不屈不挠地技术创新,就是不肯用螺钉和滚压机代替剪刀与铁锤,让铸币过程实现机械化。”

此时,私人铸币领先了一大步。1797年,马修·博尔顿终于凭借蒸汽冲压机,采用了特殊的凸边设计(这种设计绰号叫“滚子”),拿到了铸造皇家便士的权利。但1804年,他着手铸造银币(确切地说,是将西班牙银币翻铸为英国5先令硬币),沉睡的皇家铸币厂终于清醒过来,煽动议会捍卫自己的垄断特权。它采用了博尔顿的方法,通过游说赢回了造币合同,逐渐恢复了垄断地位。所以,这家古老又死板的机构,是通过竞争而非指导,才得以现代化的。

1809~1810年,私人铸币迎来了最后一次高潮:糟糕的粮食收成(要突破拿破仑的封锁,从欧洲大陆进口谷物,并用金银支付),再加上半岛战争带来的昂贵军费,英伦三岛银币奇缺。金属企业家再次出手,这一回还有银行家,开始私铸银制先令、6便士代币和铜制便士。

这一次,政客怀着对垄断的一贯偏爱,于1814年通过法律禁止私铸代币。结果可想而知,硬币短缺如期降临,因为皇家造币厂好几年都没能准备好制造出足够的皇家硬币。

为了填补这一真空,伪币和法国硬币进入了流通过程。1816年,雇主若是想给员工支付工资,只能靠古老的银行代币、博尔顿铜币,或许再加上几枚磨损的德鲁伊和威利币,若干法国、西班牙银币,甚或伪币来蒙混对付。塞尔津总结说:“这些就是商业货币的替代品,而且,还是议会在盲目冲动下给它们开的路。”

1716~1844年,苏格兰经历了空前的货币稳定时期,在它追赶英格兰的过程中,开创了金融创新,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。它拥有一套可自我调节的货币体系,这套体系,和其他任何时代、任何地方的任何其他货币体系运作得同样良好。事实上,这套体系大受欢迎,使得苏格兰人忍不住要赞美、捍卫自己的银行,在历史上,这种现象几乎闻所未闻。

依照《1707年联合法案》,苏格兰放弃了自己的货币——苏格兰镑,改用英镑。起初,苏格兰保留了享有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中央银行,也即1695年(英格兰银行成立后一年)成立的苏格兰银行。但1715年“老僭王”叛乱后,伦敦的议会担心詹姆斯二世党人在苏格兰银行的影响力,就把货币发行权给了私立机构“皇家银行”(是苏格兰央行的对手)。

最开始,两家银行展开了斗争,各自囤积彼此的钞票,等到对方要发行钞票了,就把自己囤积的这些货币大手笔地流通出去,给对方找麻烦。但和平最终降临,两家竞争银行最终答应接受彼此的钞票,并定期兑换。后来,其他可发行钞票的银行,包括克莱兹代尔银行、苏格兰联合银行、北苏格兰银行、苏格兰商业银行、英国亚麻银行等,也加入进来。

换句话说,一张纸币的价值,取决于这些私人公司各自脆弱的声誉,它们没有一家享有垄断权力。这显然会导致一场大灾难吧?

恰恰相反。各发钞银行热心于让对手接受自己的钞票,所以采用了谨慎而明智的放贷方式。钞票每周兑换两次,如果兑换系统出了故障,不良贷款决策的风声很快就会流传出去。这套系统是通过竞争来自我调节的。银行发行的纸钞很快变得更加通行,苏格兰人对它们的喜爱很快超过了金基尼,因为它们轻便,也同样值得信赖。苏格兰变得比其他国家更依赖纸币。

事实证明,苏格兰银行系统是高效的、创新的、稳定且平稳。它只需要1%~2%的些许贵金属贴水,并且推出了无数新功能,如现金信用账户、开分行、小额存款利息等。和英国不一样,银行发行低于1英镑面值的纸钞,有些银行甚至还接受撕下一半的纸钞(也即半英镑,等于10先令)。

苏格兰各银行平稳度过了1745年的“小僭王”叛乱,当时,苏格兰社会的其余部分四分五裂,财政上却平平稳稳。一个多世纪以来,整个系统蓬勃发展。苏格兰倒闭的银行数量仅为英格兰的一半,而且全都全额偿付了亏损。这一时期,银行倒闭仅损失了32000英镑,还不如英格兰某一年份的损失。1772年发生了一桩备受瞩目的银行倒闭案,涉事银行名叫“艾尔银行”。

这个例子展示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怎样发挥作用的。艾尔银行的放贷政策十分积极,竞争对手信不过,极力避免与之产生业务往来。于是,艾尔银行只好从伦敦的银行借款,这里包括英格兰银行。由于伦敦发生了一系列银行挤兑,拖垮了20多家老牌银行,艾尔银行也破产了。

由于苏格兰各大银行对艾尔银行避之不及,后者倒闭只连累了少数几家地方性苏格兰银行。在危机当中,各大发钞银行充当了小银行最后的债务靠山,不光拯救了后者,还承担起了整套系统未来的信誉。就连艾尔银行最终也清偿了债权人的巨额债务663397英镑。

来源:经济的常识(ID:jjchangshi);图片来源:摄图网.罗振宇推荐图书《自下而上》,详情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;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