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欣赏 安塞尔·亚当斯: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

,国内一般译为“安塞尔·亚当斯”,他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出名的摄影家。至少在美国,他绝对是最出名的。他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人,一个美国艺术家。

Ansel Adams 1902年出生在旧金山。他的家庭曾经是一个大户,不过他出生的时候已经开始衰落了。他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,如果按现在的标准,是个标准的多动症小孩,而且经常生些小病。旧金山大地震的时候,他把鼻子摔坏了,之后一辈子鼻子都是歪的。

Ansel的父亲是个了不起的父亲,他做了个非常不寻常的决定:在Ansel被一家私立学校开除后,让他不再去学校上学,而是在家里接受私人老师的教育。

正是这个决定,让Ansel的天才没有被僵化的学校磨光。但当时,这一定是个很冒险的举动。他的父亲不仅没有试图让Ansel融入社会,和别的小孩一样,让他更加“懂事”,而是采取截然相反的方法:鼓励Ansel最大化释放自己的天性。于是这个世界少了一个无聊的白领,多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。

Ansel Adams在12岁的时候,突然发现一个让他能够安静和集中心思的东西:钢琴。一般小孩学钢琴,是个很困难的事情,小孩很难端坐在一个地方几个小时。但这对Ansel Adams来说是他最大的快乐和热情,他把从前那种无穷尽的、四处发散的能量都集中在了钢琴上。他的父亲也尽力给Ansel创造学琴的机会:买昂贵的好琴,请最好的老师。如果Ansel早生50年的话,也许他会成为一个钢琴大师。

Ansel在14岁的时候,意外得到一本讲述Yosemite的书。那是一个在旧金山附近的国家公园,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家公园。他马上就迷上了那个地方,于是他就开始央求父亲带他去看看。于是不久,Ansel全家就动身去了Yosemite。

Ansel形容他第一次看到Yosemite峡谷时的感觉是:“我感觉到处都是光。”估计摩西听到圣谕的时候大概也是类似的感觉,反正从这个瞬间起,Ansel就成为了Yosemite的信徒。艺术家都有信仰,Ansel的信仰就是Yosemite。没过多久之后,他父亲送给了他一个Kodak Brownie,这是一台给普通大众设计的相机。

在摄影史上这台相机非常重要,虽然现在看惊人地简陋(连取景都没有),但在当时是革命性的。从些之后,他发现,他可能把眼里看到的惊人的Yosemite传达给别人,让别人也能感觉到他的感觉。这成了他之后一直的梦想和目标。

在之后的十多年里,他一直在是做一个钢琴家还是一个摄影家之间挣扎。直到26岁的时候,他终于下定了决心:他更爱Yosemite。他或许爱的还有Virginia,他的妻子,她也住在Yosemite。

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现自己的风格。他在20年代尝试了各种画意派的技术,但全部都不满意。直到30年代,他发现用锐利的画面和正确的暗房处理,可以接近他所想要的效果,这个时候他的风格才开始确立起来。

Ansel Adams的风格是很明确的:用最锐利的镜头,最大的画幅(当然还要能带得上山),最小的光圈(因此能得到最大的景深),最准确的曝光和最高级的暗室处理达成最大的动态范围。他对照片最后成品的品质极为苛求,所有的展览照片都是他亲自冲洗和制作。

因此很自然的,他对照片的曝光有很深的理解,他把对照片的曝光控制称作Zone System,这类似于现在说的“曝光补偿”和“宽容度”。之所他要给曝光起个这么古怪的名字,是因为他的钢琴背景:他把照片比喻为钢琴,钢琴有88个琴键,好的音乐是要让这88个琴键和谐精确地排列。

照片从黑到白的灰度也是类似的道理,好的照片要让所有的灰度都精确地体现出艺术家的意图。所以他经常花比拍照多得多的时间在暗房里,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调整照片的亮度和对比等等。如果他生活在如今,肯定是一个PS大师,他的很多照片看着简直有HDR的感觉。

特别有意思的是:在Ansel出名之后,无数的摄影家都去他当年拍照的位置,用几乎一样的视角和构图拍了许多照片,但几乎没有哪个超过了Ansel。这大概也要归功于Ansel高超的暗房技术。

Ansel Adams和Edward Waston、Imogen Cunningham这两位大师一起建立了f/64小组。这起初就是个摄影家团体,后来成了一个摄影流派。基本上,这个流派主张用最小的光圈来得到最大的景深,最锐利的画面。f/64是大多数大画幅相机的最小光圈。

这个说法现在来看不一定好:因为最小光圈受衍射的影响,反而画质会下降。但这个主张其实是针对之前流行的画意主义的:画意主义主张用摄影模拟绘画的效果。典型的办法就是柔焦和大光圈。上面说了:Ansel也用过这些办法,结果发现根本没用。他的结论是:摄影和绘画是不同的,摄影就要按照自己的美学规律来做,可以借鉴,但不能盲目模仿。

Ansel Adams是一个用一生去追求风光之美的人。相对大自然的美,他觉得人类社会不值一提。所以他受到很多指责:“世界都在大萧条里挣扎,他还在拍石头。”但他的工作意外地和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联系起来:环境保护。他终其一生都是个环保主义者。虽然当时没几个人意识到环保的意义,但他通过摄影作品,让美国人更多地理解到美国这个国家的美丽,以及保护它的重要性。

Adams做过《时代》杂志的封面人物,还担任主角,出演了5集电视剧《摄影:锐不可当的艺术》,他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。他的摄影书已印了上百万册,在美国的商场都可以买到。

有他签名的照片,一张高达美金八九千元,行情看涨,节节升高。他有无数的崇拜者,但也有相当多的反对者。说他好的,都会将他的作品冠上“纯摄影”,而以一代宗师尊称他。

Adams还是一位摄影作家和摄影教育家,从1960年到1979年的二十年里,出版了十五部著作,比如技术革新三部曲《照相机》《底片》和《冲印》。亚当斯一直到八十岁高龄仍然不懈地著述和创作,他的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。1984年4月,这位老人与世长辞。

这里特别说一下:Ansel Adams的照片,必须看高质量洗出来的照片,那种锐利程度和丰富的明暗色调,是看电脑上的小图所无法媲美的。甚至可以说,Ansel的照片最大的魅力就是它们超乎想象的画质。

本号出于分享传播目的刊载图文,不代表我们赞同文章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号尽量载明作者及出处,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