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千年古城看最美穹顶

坐在大堂的祷告长椅上,仰头望向教堂尖顶,彩色花窗透入一线线阳光。穹顶是教堂里最美的部分,在所有的“世界最美穹顶”评选中,萨拉曼卡新大教堂总能位列其中。廊柱上的几何图案向上延伸,在穹顶上形成支撑,巨大的玫瑰花瓣雕饰构成一个个完美对称。难怪有人说越美的穹顶,就是越好的颈椎病医生,谁舍得不仰头多看几眼呢?

车子驶过一座古桥,眼前就是萨拉曼卡古城。路口处有一座加油站,利用一座古朴建筑的拱廊建成,每根廊柱旁都立着一个加油设施。这是我平生所见的最“古老”油站,古建筑与加油设施的结合,奇妙而趣致。

这是我对萨拉曼卡的第一印象,这座千年古城就像这个加油站,古朴华丽与现代活力并存,迸发出曼妙的魅力。

萨拉曼卡位于西班牙西部,属于卡斯蒂亚-莱昂自治区,座落于托尔梅斯河北岸。最早在公元前220年,它始见于历史记载,被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军队所攻占。在罗马帝国时代,它已是经济发达的城镇,也曾有“小罗马”之称。大概是要证明这一点,我身后那座刚刚行经的古桥,就叫做“罗马桥”。

8世纪到11世纪间,基督教和摩尔人在此反复争夺,直至12世纪初,基督教重新占据这里。从13世纪中期到16世纪末,它一直是伊比利亚半岛重要的文化中心,众多宏伟建筑在此时兴建,包括最著名的新旧大教堂。其中,旧大教堂始建于1140年,新大教堂始建于1513年。1988年,萨拉曼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,2002年当选欧洲文化之都。

过桥后沿大街前行,雄伟教堂就在不远处的高地之上,占据着城市的天际线。在通往高地的石板坡道两侧,都是典型的西班牙旧时宅院,色调柔和的土黄色外墙与红瓦斜顶构成和谐的沧桑感。顶着炽烈阳光行至教堂前,仰头望向尖塔与繁复外墙,即使见过无数教堂,仍为之激动。

如果在低处仰望,很容易会将新旧大教堂混为一体,因为它们比邻而建。1140年开始兴建的旧大教堂,建造时间长达150年。这个数字在欧洲远远不算漫长,毕竟许多教堂的建造历经数百年之久,不过仍可让旧大教堂呈现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。最初的罗马式建筑风格为基础,其后渐渐融入哥特式建筑风格,顶端的鸡鸣塔却是典型东方传入的拜占庭风格。

旧大教堂内部的祭坛画与雕刻也都堪称瑰宝,尤其是前者,53块木板画拼成的基督与圣母故事,可能出自意大利画家德伊之手。各种繁复金饰与教堂外观的古朴反差极大,从那亮眼的奢华也可看出旧日信徒的虔诚。

但这绝非萨拉曼卡的唯一精华,随着人流,走近新大教堂,便能见到更加震撼的景致。建造期从16世纪持续到18世纪的它,无论内部还是外部,都兼容了多种风格,从罗马式到哥特式,从文艺复兴式到巴洛克式。一个个哥特式尖塔向上延伸,但耳堂处却有一个巴洛克式的大圆顶。教堂正面的雕刻繁复无比,每一座神像都极其精美,也因此被誉为“哥特式最后的叹息”。这种雕刻风格被称作银匠式,并非材质与银有关,而是指在石头上雕刻出如同银器般的精美图案和效果。

新大教堂的内部美得令人窒息。管风琴以巴洛克式的雕塑装饰,尤其是下方的雕刻极其精美,祭坛保留着哥特式的繁复。两侧的宽阔长廊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,行走于其下,难免望向高耸的天花,那是一种直入天际般的肃穆。

坐在大堂的祷告长椅上,仰头望向教堂尖顶,彩色花窗透入一线线阳光。穹顶是教堂里最美的部分,在所有的“世界最美穹顶”评选中,萨拉曼卡新大教堂总能位列其中。廊柱上的几何图案向上延伸,在穹顶上形成支撑,巨大的玫瑰花瓣雕饰构成一个个完美对称。难怪有人说越美的穹顶,就是越好的颈椎病医生,谁舍得不仰头多看几眼呢?

在漫长岁月里,新旧大教堂一直是萨拉曼卡人的精神抚慰,其中也包括一代代在萨拉曼卡大学求学的年轻人。

萨拉曼卡是世界知名的大学城,萨拉曼卡大学也是世界最古老大学之一,1218年成立。在此后800年时间里,它一直是欧洲学术中心之一。教宗亚历山大四世曾盛赞它“与牛津大学、巴黎大学、博洛尼亚大学齐名,是欧洲四大学术明灯”。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萨拉曼卡老城,正是以大学为中心而建成。

在古城的利布雷罗斯大道上,矗立着萨拉曼卡大学的正门。与新大教堂的正门一样,它也是银匠式风格杰作,三段式浮雕中有天主教教宗、国家徽章、维纳斯和海克力士等雕像。

无数人曾经在这扇大门下走过,成为萨拉曼卡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。在这所以人文学科著称的大学里,最知名的校友当属写下《堂吉诃德》的塞万提斯。

但对萨拉曼卡大学影响最大的是安东尼奥·德·内夫里哈。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曾在萨拉曼卡大学就读,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西班牙埃纳雷斯堡大学任教吗,而埃纳雷斯堡正是塞万提斯的故乡。在埃纳雷斯堡,他成为西班牙最知名的人文主义学者,也写作了首部卡斯蒂利亚西班牙语语法的著作。如今,以他名字命名的德内夫里哈大学仍是西班牙顶级私立大学之一。

此外,被列为天主教圣徒之一的圣十字若望,近代国际法先驱弗朗西斯科·维多利亚,在西班牙黄金时代主宰西班牙内外政策数十年的王室大臣古兹曼·皮尔蒙特,阿根廷独立战争领导者之一、阿根廷国旗设计者曼努埃尔·贝尔格拉诺,西班牙民主化后的首任民选首相、也被誉为西班牙史上最杰出首相的阿道弗·苏亚雷斯·冈萨雷斯等人,都是萨拉曼卡大学的毕业生。

正门前的广场又称为大学内院,也是萨拉曼卡大学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黄金时代完成的建筑群——大学预科高班部、低班部和医学院,医学院如今作为校长办公室使用。文艺复兴风格的壁饰大量采用卷饰和人面像,

站在大学内院里,正是黄昏时。伊比利亚半岛的炽烈阳光打在建筑立面上,呈现出诱人的金色。不远处的新旧大教堂也一样,“金色之城”在这一刻名副其实。

萨拉曼卡之所以有“金色之城”的美誉,是因为老城建筑普遍采用产自附近地区的赤金色岩石,在阳光和灯光下会变化为金色。正如出自萨拉曼卡大学的诗人米格尔·德·乌纳穆诺所写的那样:“封固着你灵魂的那些岩石,带着成熟的谷穗的颜色。”

马约尔广场也不例外,虽然面积不算大,但这个萨拉曼卡老城中心的广场仍被誉为西班牙最华丽的广场,曾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的作家乌纳穆诺称之为“满载阳光和空气的心脏”。

1729年至1735年间,萨拉曼卡人修建了马约尔广场,极力追求秩序与均衡感。四座巴洛克风格建筑合围着广场,彼此对称。作为老城中心,广场的一道道门通往老城四面八方,成为老城的纽带。

黄昏是马约尔广场最热闹的时刻,无论是北侧拱廊的萨拉曼卡最古老咖啡馆——新奇咖啡馆,还是其他的咖啡馆与餐厅,露天座位上总坐满了人。人们从一条条金色的古朴街道走来,汇聚于此,也让老城多了活力。

活力并不仅仅因为今人,也因为一代代萨拉曼卡人留下的活泼趣味。萨拉曼卡大学有个传说,如果学生能在校门的雕刻装饰上找到一只隐藏的青蛙,就会成为成绩卓越的学生。所以,来往游客总是仰头寻找青蛙,但找到的人注定寥寥。

也是因为青蛙的传说,在新大教堂大门的繁复雕花上,隐藏着一个同样很难找到的太空人形象。一度有人认为如此古朴的雕饰上出现太空人,一定是外星人所为,甚至请考古学家来研究。其实,它只是一个小小玩笑——上世纪90年代,几位参与新大教堂修复工程的萨拉曼卡大学生,用这个小小玩笑给自己留下印记。除了这个外星人,据说还有一头手捧雪糕的狮子。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