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位苏军大将后台极硬抗命都未受惩罚听说一事却立刻自杀

对于军人来说,牺牲并不可怕,能够为祖国和信仰而死,阵亡在战场上,是无上的荣幸。不过,这种荣誉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的,如曾在苏军中拥有极高威望的叶戈罗夫元帅,在被内务人员逮捕时选择抗争,当场开枪拒捕,打死了几名特工。随后,他面朝列宁墓的方向开枪自尽,可谓是悲壮无比。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偏偏是内务部的一员,同样是开枪自杀却充满无奈,他便是伊万·伊万诺维奇·马斯连尼科夫。

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,虽然内务人员曾在苏维埃政权中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,但二战中这支特殊的武装力量却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苏德战争期间,该部门承担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:将重要企业和人员撤向后方,并按需求构建新的基础建设。他们共建设铁路3570公里,公路4200公里,机场842个,有效地保障了苏联的生产力,这也是苏联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保障。

另外,内务部系统出身的人员也并非只会搞政治,其中不乏作战勇猛、善于指挥的将领,马斯连尼科夫便是其中之一。他于1918年加入苏军,担任通信主任。内战时期,马斯连尼科夫先后担任过骑兵团长、旅长,同白军作战。1928年,马斯连尼科夫担任骑兵第11团团长,该团属于内务部队管辖,在他的指挥下,这支部队在同卡拉库姆沙漠的巴斯马奇匪帮作战中表现突出。

1935年,马斯连尼科夫从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。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的他,指挥水平也上升了一个层次。苏德战争爆发后,他被任命为第29集团军司令,参与了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对德军的防御战。随后,他又指挥第39集团军参加了莫斯科战役,并在战役和后期的反扑中表现突出,给高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1942年,马斯连尼科夫晋升为中将,并升任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,参加了高加索会战。

1943年12月,他又被调任为第42集团军司令,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攻势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华,协助第2集团军突破了德军普尔科沃高地南部的重点防御。1944年4月,马斯连尼科夫升任第3方面军司令,在戈沃罗夫元帅的指挥下参加了波罗的海沿岸战役,参与的数场战斗中几乎全无败绩,屡建战功。累累战功也让马斯连尼科夫的声望和地位不断攀升,1944年7月28日,他晋升为大将,成为苏军中举足轻重的将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马斯连尼科夫是一个猛人,他身上有13个弹孔,全部都是在战场上拼杀时落下的。虽然出身于内务部系统,但他没做过什么坏事,加上他作战勇猛却又冷静,能力突出,因此包括最高领袖斯大林在内的高层领导都比较欣赏他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将领,却也有犯糊涂的时候。

原来,1953年3月5日,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,贝利亚在政治斗争中落败,内务部系统的人员开始失势。1953年8月,科涅夫元帅成为调查委员会主席,开始审查贝利亚等人。非常不巧的是,早在1941年的莫斯科战役时,时任第29集团军司令的马斯连尼科夫为了避免部队被德军第9集团军包围,直接无视了科涅夫要求坚守到底的命令。科涅夫做出让步,要求第29集团军“至少打一仗再撤退”,马斯连尼科夫却直接弃守阵地撤退。

要知道,战时苏军军纪极严,逃兵很可能会被处决,更何况是这种公然抗命的逃跑。不过,内务部在当时可谓是如日中天,出身该系统的马斯连尼科夫甚至没有受到任何处罚。此一时彼一时,昔日的老上司负责调查,虽然科涅夫并非记仇之人,也并不是不讲理,但马斯连尼科夫听说此事后就自认难逃一劫,毫不犹豫地开枪自杀了。

马斯连尼科夫一生中获得的荣誉非常多,他先后获得列宁勋章4枚、红旗勋章4枚、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、一级库图佐夫勋章2枚、红星勋章1枚,以及数不清的其他勋章。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亲自建议最高统帅部授予其“苏联英雄”称号,由此可见,马斯连尼科夫的勇猛善战和军事才华都是受到承认的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将领,却用这种方式仓促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实在是令人惋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